作者:杳雨 一 “這就是去鼓浪嶼的輪船啊”,伙伴興奮地穿過人群,在船邊的圍欄擠占了一個上佳位置,“這里看景好棒”。熙熙攘攘的游人,和伙伴簽著的手被擠散。我有些擔心,像小時候和外婆的手散開一般。 “我們到二樓去吧,那里看得更舒服”,我艱難地移到她的身邊。“還有二樓呀?我還想在這里就很好了”伙伴的眼神中充滿期待,“嗯嗯,是啊,上面還有位子呢。我小時候都會跑到上面” “上來找個位子坐,一個人一塊”是熟悉的口音和不變的價格。“是還要再收一塊錢嗎?你先幫我拿著”伙伴已經顧不上掏錢,直拿著相機抓拍著藍天下的鼓浪嶼和廈門西海岸。“好棒的一元錢海景上座!像是小型的游輪一樣哈哈” 看著小伙伴的享受,想到自己小時候坐輪渡過鼓浪嶼的興奮。再一次陪著朋友乘船前往鼓浪嶼。大學四年中,每個假期都會陪朋友上小島兜兜轉轉。作為廈門人,我自然而然成為大學朋友們的廈門導游。而鼓浪嶼又是必去景點。一到假期,總會給自己安排一天的琴島閑逛日。穿過人潮擁擠的龍頭路,躲在復興路的小巷子,看學生寫生、發呆。繞道大德記浴場踩踩浪花,再沿著觀海路,拍照,步行到菽莊花園看看夕陽。 一元錢的海景上座,海風依舊。即使這幾年旅游的發展,這條市民線的輪渡還和過往一樣。 碼頭,陽光照耀著金屬的欄桿。夏日的熾熱,冬日的冰冷。下坡的路,低頭看著間隔下的綠色的海和生銹的鐵鏈勾連著沉重浮板和海岸。等待的大廳隨著海浪上下浮動,其中的人潮左右上下地移動著,眺望、等待對岸輪船開來,興奮等著。 在七、八歲的時候,每個周末我也這樣興奮地等待,牽著外公、外婆的手,等待混合著急促鈴聲的紅色閃爍燈,同時告知輪船的到岸。 二 外公會和外婆到鼓浪嶼上的老二院(廈門第二醫院)看病。我自小由外公、外婆帶大,自然成了他們的跟屁蟲,也跟著去鼓浪嶼。鼓浪嶼上還住著小姨婆一家,在龍頭路的菜市場邊一幢老式的樓房。旁邊便是總是吵鬧想去的海底世界,撒嬌不得的我只能在大章魚下轉上幾圈。 那時候的周末,像是小節日一般,令我期待向往。 早晨,乘著公車到八市,一碗面線糊的滿足。再到輪渡乘船,買上不變的八塊錢船票,踩著中間有間隙的斜坡扶梯。總會害怕自己不小心掉進那個只有2、3厘米的縫中。輪船靠岸時候,沉重的船身在船長的掌控下,輕輕撞在浮板碼頭邊的輪胎上。來回往返幾次的聲音直搗記憶的深處。早上的船,人不多。我總能一下子鉆到入口的圍欄門邊。外公外婆在后邊追著我,拉著我的手,一起等船。大廳里的人,四散站著。當遠處輪船的馬達聲飄來,紛紛往閘門靠攏。紅色警示燈開始閃爍,人群更近地向前方擠動。站在最前面的我離輪船更近了一步。 所以,我總能很清楚地聽到輪船碰到岸邊輪胎的聲音,一下、兩下。輕緩的節奏帶著厚重的聲響,像一位年邁的老者用長長的煙斗敲著和他一樣老的沙發腳。廢棄的輪胎被安放在岸邊作為船靠岸的緩沖,輪胎與船慢慢貼合,是一段旅程的完成。船員叔叔從船前的狹窄夾板上跳下岸,另一位船員叔叔向他丟下船繩,有力的大手抓住系岸繩在岸邊的攬樁上緊緊的纏繞,等著輪船漸漸平穩下來。上船下船時候,我總愛跑在攬樁的邊上,看叔叔如何像變魔術一般牢牢捆住這艘船。 鼓浪嶼的輪渡,一邊先下人,再一邊上人。紅色閃爍燈亮起,一邊的人變下來了。鈴聲一響,這邊的閘門打開。人們蜂擁而入,希望得到一個靠邊上的海景最佳位置。 輪船有兩層,一樓很少位子,卻又很大空間,有著數不清的高高的扶手。二樓是觀景的座位。外公外婆拉著我的手王里,我努力想跑過去看海,靠著鼓浪嶼那邊的海。“這個樓梯是去哪里的呀?”我很快便發現有個通往樓上的樓梯,我掙扎著想上樓去。 “上面不能去的”外婆洶洶的模樣,“靜靜在下面就好”外婆把我拉在一邊。我便只能依偎在外婆的邊上。“去上面也沒事,她想去就上去啦”外公總是寵我的。幾次安靜屈服于外婆的我開始不安分地想往二樓跑,外婆也已經對我無奈。“來,我帶你上去”外公拉著我的手,帶我爬上那時候對我來說還挺高的樓梯。 在登最后幾級臺階時,我便已經按捺不住,飛奔到船邊的圍欄。是比一樓更遼闊的海和天。“你小心呀”外公小心翼翼跟在后面。“那個,找個位子,別亂跑。收一塊錢呀”穿著制服的阿姨喊著。“好好好,這就拿”外公就這樣寵著我,一塊錢在那時對于這樣享受型的消費實在有些奢侈。 二樓的風很大,那種忽然開闊的天和景讓小時候的我印象深刻。知道后來,去了很多地方,看了更多。在船頭,我趴在溫熱的金屬圍欄上,很清楚地看到鄭成功,看到八卦樓,看到前行的船只和海天地相接的遠方。我坐不住,繞著二樓的范圍一圈圈地轉,外公就在位子上看著我。 從輪渡碼頭到鼓浪嶼碼頭時間很短,外公說他以前還游泳過去呢。10分鐘左右的時間,竟成了兒時最美妙的海上之旅。似乎我與海、與船有著與人一般的情感。每每和外公撒嬌登二樓的時刻,總是充滿激動、興奮。仿佛自己登上了豪華游輪,擁有了整片天空一般。 三 后來長大讀書旅游,坐船去臺灣,坐船去日本,七、八層樓的游輪,帶陽臺的海景房間。也都有登上甲板、眺望遠處的驚艷時刻,但似乎都不過那些年乘著九元錢的“小游輪”給自己那樣深的觸動和回憶。或許,這就是那個時代的小確幸,簡單、真實卻又幸福。 上船時候急促的鈴聲、船體碰撞輪胎的聲音;叔叔捆綁繩索的大手、阿姨飛速數錢的手;隨著波浪擺動的扶手和一層層高高的臺階;還有無數次想念的景致和濕潤的海風。所有小的細節都在還原那艘行駛多年的老輪船。臺風天,她會停航。假期時,她滿是游人。現在,只為廈門人服務。她又仿佛回到當年的車,重復著燈閃、鈴響、開門、關門,起航、到岸。八元錢的旅程和一元錢的享受,構成那個時候我的小小世界。 |